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事关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成效,事关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至关重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能源低碳发展,积极推进能源消费、供给、技术、体制革命,各地区、各部门围绕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取得了明显成效。国家能源局领导近日在“权威部门话开局”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数据就显示,新时代10年来,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增长2.8倍、达到12.7亿千瓦,占全部装机的49.5%,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7.8个百分点、达到17.5%,清洁能源产业形成全球领先优势,光伏、风电关键零部件占到全球市场份额的70%,能源转型向纵深推进 。
能源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主战场。只有从国情出发,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扎实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才能为双碳工作积极稳妥推进提供有力支撑。在绿色发展方面,随着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建立实施,节能指标被纳入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等绩效评价体系,能源与生态环境友好性明显改善。在转型动能方面,科技创新在能源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充分发挥,完备的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建立运转,一大批能源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兴起。在政策保障方面,能源、煤炭、石油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并实施,市场、法律、标准等体系进一步完善。
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发展令人欣喜,但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前提是保障能源安全。传统能源逐步退出必须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基础上。尽管装机占比不断提高,但短期内新能源还无法完全替代煤电。不仅如此,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等缺点;这些资源大多分布在“三北”地区,而用电负荷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和南方地区,面临跨省份输电等问题 。此外,现有的体制机制、政策体系、治理方式等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还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需要 。
越是形势复杂,越要锚定目标,越要坚定信心。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奋进新征程,必须加快能源的清洁高效开发利用,做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这篇大文章。比如,要持续加大非化石能源供给,加快推动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再如,要推动实施能源生产设备电气化改造,推动煤矿、油气田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持续提高能源生产环节的节能降碳水平。又如,要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转型机制保障,加大低碳零碳负碳技术攻关力度,等等。
“十四五”时期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能源低碳发展转型任务更加紧迫。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为底线,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提升能源供给质量、利用效率和减碳水平,我们就一定能深入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为能源强国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