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前国内现状来看,电力的碳排放占绝对大头,制造业、建筑、交通部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比也相对较高,因此未来我国实现“碳中和”将从供能、用能端两方面入手。
3月8日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胡祖才,秘书长赵辰昕在会上介绍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有关情况,并答记者提问。
思考如何通过技术进步实现碳排放的源头管理,不断转型升级,通过技术提升降低碳排放,同时能够促进有关碳核查的新型服务业的发展。
过去的一年中我国煤炭进口情况如何呢?今年会呈现什么样的态势呢?针对2020年我国煤炭进口“量增价减”状态,预计今年我国煤炭进口或呈平缓“V”型走势。
据海关统计,2020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2.16万亿元人民币,比2019年增长1.9%。其中,出口17.93万亿元,增长4%;进口14.23万亿元,下降0.7%;贸易顺差3.7万亿元,增加27.4%。主要体现在下面六个方面:
在近日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下称“会议”)为2021年能源工作指明方向、划出八大重点,敲定一系列发展目标,释放出多重红利。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公开征求《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及相关文件意见的通知,传递出一个信号,生态环境部将以电力行业为突破口,启动上线交易的各项准备工作,持续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
近年来,我国对外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在世界经济贸易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十三五”期间,我国港口发展取得重大进展,规模稳居世界第一,有效地发挥了“一带一路”重要支点作用,为畅通双循环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