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日前,在第一届能源新质生产力发展战略研讨会暨第二届能源经济学术研讨会上,与会嘉宾表示,要加快技术创新,推动规模能源清洁化、清洁能源规模化、能源体系智能化,助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双碳”目标实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工商业储能“热”背后仍存在供需不平衡、标准未完善、安全难保障等问题。建议优化供给体系,保障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抓好标准体系建设,有序开展国际合作,推动我国工商业储能高质量发展。
为深入贯彻6·6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鄂尔多斯市聚焦库布其沙漠和毛乌素沙地丰富的土地资源和风光能资源,采用“新能源+治沙”模式统筹推进“三北”工程攻坚战和新能源建设,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有较大比重,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压舱石”。近年来,我国煤炭工业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型煤矿区科学统筹矿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煤炭资源开发,全方位、高标准营造生态矿区、建设绿色矿山,生产清洁煤炭,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书写着生态文明建设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加强...
对光伏行业而言,今年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是希望之春,也是萧瑟“寒冬”。高歌猛进20年,也是行业问题频发的岁月,全球碳中和开启了“晶硅产业之光”,却也催生了一系列大干快上的弊病:低价竞标、过度投资、产能过剩、技术同质化……企业家们也在回应具体的周期问题之时,展开了自身的管理变迁。
2023年我国汽车产业发展亮点纷呈。其中,新能源汽车持续较快增长,产销量分别达到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增长35.8%和37.9%,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