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际局势激烈动荡,能源危机席卷全球,给世界各国能源和电力结构带来深远影响。受煤炭去产能进程加速、可再生能源出力不稳定、极端天气频发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我国电力供需局部性、时段性偏紧,2021、2022年的冬季和夏季用电高峰期多地均出现电力供应紧张甚至短缺的情况。对此,我国多次提出要充分发挥煤...
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预计2035年达到60.31亿吨标准煤的峰值水平,随后缓慢下降至2050年55.73亿吨标准煤
我国煤炭工程科技创新由跟踪、模仿逐步升级到并跑、领跑,大型矿井建设、特厚煤层综放开采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甚至领先水平。
煤电行业也是我国电力领域中二氧化碳排放的重点行业。“双碳”目标下,我国进一步提出推动煤电“三改联动”。煤电“三改联动”如果实施得当,将极大地助力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根据国际能源署发布的最新一期《世界能源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新冠疫情叠加俄乌冲突等多重因素引发的全球能源危机将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国家能源局获悉,11月14日,国家能源局召开了四季度网上新闻发布会,发布2022年前三季度能源形势,解读《能源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行动计划》。
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美国家对俄罗斯进行了多轮能源制裁,且力度不断增强。在第五轮制裁中,欧盟要求在2022年8月开始禁运俄罗斯煤炭,由此对全球煤炭贸易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回顾了全球煤炭贸易的发展历程并对新格局进行分析展望。
时至今日,煤电已有140多年的历史,一直以来发挥了兜底保障作用。在目前的能源发展格局下,非化石能源已开始大规模发展,我国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非化石能源装机已逐步成为新增电量的主体,煤电应如何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共同的关注点。